【食品機械設備網 地方新聞】近期,紹興市自主研發的數字化紅茶加工流水線實現單條自動流水線日產1000斤精品(干)紅茶、高等級茶比例大于80%的目標,填補國內紅茶數字化、機械化、茶機裝備的空白,成為第一個進入市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首臺 (套 )產品名單的農機產品。
一是聚焦“耕、采、制”研發方向。以適應丘陵山區的微型化、輕便化、多功能農機裝備為重點,創新“政府部門+技術團隊+制造企業+生產主體”“四位一體”模式,梳理茶葉產業先進小型農機裝備需求清單,通過需求端發力、倒逼研發創新,確定茶園高效中耕機、采茶機和紅茶加工流水線3個重點研發突破方向。
二是建立“產、學、研”會商機制。上虞區、新昌縣等地先后與中茶院、中茶所、浙大茶學系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組建3個專家團隊共13名成員。通過專家團隊指導、企業務實研發,開發出折斷式名茶采摘機、履帶式掘耕機和數字化紅茶加工流水線等一批先進適用茶葉機具,累計獲得4項國家發明專利和21項實用新型專利。
三、實施“補、培、推”推廣計劃。制定試驗推廣計劃,通過現場會、技術培訓班等形式推動新研發農機具落地熟化應用,折斷式名茶采摘機已經進入今年浙江省購機補貼目錄;數字化紅茶加工流水線、茶園履帶式掘耕機在我市10余個茶場、茶葉合作社試驗推廣;全市累計舉辦新機具現場會、技術培訓班5次,培訓專技人數超150人。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