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利樂昆山一體化生產服務基地獲得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授予的“乳業科技創新基地”稱號,成為國內乳業首家獲此稱號的科技創新機構。
“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在授牌儀式現場介紹了設立“乳業科技創新基地”的背景。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液態乳制品的需求不斷升級。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對乳制品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制定并發布《乳制品科技創新基地評價要求》團體標準。 “《乳制品科技創新基地評價要求》是中乳協第一次針對科技創新機構制定的團體標準,這一標準得到企業的迅速響應。相信在優秀企業帶頭示范下,能匯集更多創新力量,合力推動行業發展。”劉美菊表示。
此次的專家評審會由國際乳聯中國委員會名譽主席、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擔任組長,集合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在內的專家,對利樂昆山一體化生產服務基地進行認真評價。
利樂公司表示,將以“乳業科技創新(昆山)基地”為平臺,通過提供技術與資源支持,助力中國乳業加速創新。利樂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朱屹東說,創新是利樂的基因,也是利樂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重要立足點。自20世紀90年代綠葉培訓班開始,利樂和中國乳協在行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多樣化的合作。此次獲授首個“乳業科技創新基地”稱號是利樂服務中國乳業的又一個起點。
儀式現場,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與利樂公司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利樂公司將依托基地,支持中乳協組織開展乳業科技創新工作。同時,利樂公司將積極參與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組織的行業技術創新交流和培訓活動。
任發政現場通過視頻傳遞對乳業科技創新基地的厚望:“科技創新推動著乳制品行業的發展,需要政府、行業協會、科研院校和企業積極的攜手合作,共同努力。期望未來利樂公司能為行業創新帶來更多貢獻。”
利樂昆山一體化生產服務基地是利樂區域性技術創新中心。其不僅整合了利樂的全球資源,還積累了大量的本土實踐經驗。目前,核心研發力量主要集中于產品研發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設有全過程研發、生產和檢測裝備,可開展新產品原型研發、產品配方驗證、工藝測試,以及產品中試生產等本土化的定制服務。測試內容包括滅菌乳、調制乳、巴氏殺菌乳、發酵乳、稀奶油、干酪、再制干酪、濃縮乳以及含乳食品等乳制品品類。2021年,利樂產品研發中心承接了數十項測試任務,測試品類包括乳制品、酸奶、植物蛋白、飲料、膳食營養及補充劑等多種品類。
談及食品包裝創新未來發展趨勢,利樂公司大中華區企業傳播副總裁牟曉燕表示,中國是利樂全球最大的單體市場,消費群體龐大、消費結構細分,更加需要本土的創新。食品包裝需要根據飲料、牛奶等食品的消費場景的不斷演進變化而持續創新,例如適應年輕人早餐的在途消費、居家零食消費小包裝、咖啡店等餐飲渠道大包裝等。同時,消費者和食品行業越來越注重可持續綠色包裝,如伊利、蒙牛等企業采用甘蔗提取物制造的植物基蓋子,而不是用石油基塑料制成的蓋子;越來越多的食品包裝采用去掉漂白工藝、更環保的原色包材。牟曉燕表示,近幾年及未來5—10年,利樂每年投資1億歐元,以進一步提高利樂包裝產品組合的環??冃?,并與價值鏈合作伙伴共同進行紙張功能性創新。
我要評論